正文 第十章 山昌中学-《捉鬼少年在校园》


    第(2/3)页

    两扇高三米,宽四米的校园大门,位于东面正中间,一条三米宽的校路,正对大门,旁边是门卫房,左右两侧延伸出去,是两面一米六高的围墙,延着教师宿舍楼、办公楼和门卫房,以及学生厕所边缘,围成一个大大的正方形。

    大门两侧的围墙内,距离一米处,各有一栋三层楼学生宿舍,按男左女右住宿。

    学校南边,是一栋五层教师宿舍楼;北边,是一栋六层教学楼,教学楼旁边,是一栋两层楼的教师办公室;西边中间,是男女生并排的公共厕所。

    全校分三个年段,初一到初三,每个年段有八个教学班,教职工有四十三人,中学高级教师六人,中学一级教师三十五人,市骨干教师两人,专职教师的学历,全部百分百达标,在百里之地内,算比较有名的一座学校。

    郑旦旦和叶都两人同读初三,只是不在同一个班,前者在五班,后者在六班,两个班级同在六层。

    初一和初二年段,没有晚自习,只有初三年段才开始上晚自习。

    晚自习,说穿了,重点就在自习两字,不过,每节课都会有个在校老师坐堂,为学生解答不懂的问题。

    下午放学后,郑旦旦在家就把作业做完,之所以来晚自习,只不过是因为郑平和在家,那自然是有多远跑多远,除非屁股痒了,才会在郑平和面前晃悠,那是闲着蛋疼没事找揍。

    郑旦旦和叶都两人,跑到教学楼的六楼后,各自进入班级开始晚自习。

    一个班级有五十六人,晚自习的时候,却只有寥寥半数,一些距离学校远的寄宿生,和一些比较近的学生,才会到校自习,绝大多数不远不近的学生,只是在家自习。

    郑旦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语文课本,百无聊赖的翻看着,思绪却早已不知飞向了何方。

    回想起早晨那个神奇的阵法,郑旦旦就有些心痒难挠,又有些扼腕长叹。

    小时候,郑平和除了风雨无阻的带着他晨跑和打坐,每天晚上,都会把他叫进书房,让他将书架上的书籍死记硬背下来。

    各种琳琅满目的书籍,诸如《道德经》、《度人经》、《黄庭经》、《道藏辑要》、《药王真经》等等各种道教书籍,既艰涩拗口,又晦涩难懂;更烦的是一些医书,如《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等,不止要背熟,就连图像都要一丝不落的记下。

    唯一让他有点兴趣的,就是,每天晚上一个小时的画符时间,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画符,却是最为轻松写意。

    如今,就算闭着眼睛,他也可以画出各种功用的符箓,如《护身符》、《止痛符》、《金身符》、《石化符》等等之类,看着挺唬人,只可惜,毫无用处,装在后裤兜里,被打的时候,依然是痛不欲生;倒不如装两块棉花来的有效果。

    他也曾幻想着,学习道术能够驱神捉鬼,替天行道;也曾幻想着学习医术,能够妙手回春,济世救人,奈何,各种道书、医书背的是滚瓜烂熟,符箓、符咒更是随手捏来,可惜,连根毛线的作用也没。

    郑旦旦油然而生的感叹着:“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个无良的叔叔,真是个悲剧的人生,唉!我的屁股啊!”

    “噗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