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晋阳设城,盟军规划与扩军改制-《无尽寒冬:我的营地无限升级》


    第(1/3)页

    大夏十年,八月初十

    就在夏会武比赛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

    金山镇最西边,阴鹤谷辖区,准确的说,是阴鹤谷辖区极北,离蚀骨道最近的晋阳村,也迎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重大改变。

    叮叮……咣咣……

    正值夜间,整个晋阳村火光大盛。

    粗略一扫,全村各处起码有上百座巨型煤炉,所有煤炉都开足了马力,有少数未架设熔锅的煤炉,火光往高空冲出了十几米,足见烈焰之盛。

    那些巨型煤炉的周围,铁矿石堆积如山,成千上万光着膀子的精壮汉子游走其间,或锻打、或融铁、或塑模……正忙得不亦乐乎,整个村子里,到处都充斥着打桩与锻铁的声音。

    “7号炉铁水融好了,快把桩子模具拿来!”

    “营房铁板好了,来人抬走,快!”

    “北面城墙,只差最后二十根铁桩了,不要偷懒,弟兄们再加把劲,最多五天就能竣工了。”

    …………

    晋阳村北边约莫五公里开外,一面由二十米高的铁桩组建而成,横亘东西十五公里的巨型城墙,已基本成型,只差正中间的两百米,就能彻底合拢。

    成千上万名工匠分散在城墙各处,或抱巨石填充,或浇铁浆塑形,或运器械加固,或握巨锤打桩,或多人拽着铁索立桩,在他们齐心协力的高超运作之下,城墙形态愈发趋近完整,已颇具雄壮之姿。

    城墙的南侧不远处,一个老者带着六个中年人,外加十多个青年男女,正仰头看着面前的高耸城墙,瞳孔里满是震惊与陌生。

    “这才多长时间?还不到两个月,城墙就快好了?”

    “你也不看看有多少人参与,整个阴鹤谷23个村级营地,72个大中型营地,4万多掘地境民夫,外加九镇调过来的2000多御寒级工匠,还有15000盟军士卒协助配合,再加九镇的十几万人专门负责运送铁矿石来,总共调集的人力物力,起码在二十万以上,这么多人分成两拨,日夜轮番交替施工,几乎都没停下过,两个月建成,还真不算过分!”

    “从六月初开始,陆陆续续到晋阳村来的御寒级,加起来起码有三万多,我活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

    “这么短的时间,建起一座雄城,南麓地界,也唯有九镇联合起来,才能做到了。”

    “晋阳真设城了?我怎么感觉自己跟做梦一样。”

    …………

    “真的,是真的,咱们韩家,真要发达了,哈哈!”

    为首的老者身着一袭黄色夏服,正是晋阳村原头领韩鹏,听到最后长子韩起和次子韩赴的解释,终是压不住瞳孔里的狂喜,直接大笑着打断了他们。

    一家人着装,有很明显的区别,韩起和韩赴两人穿的衣服都是青色棉衣,且明显为金山镇样式;而韩鹏和其他人,则穿的都是面料做工更好的夏服。

    原因很简单,因为韩起和韩赴两人,前面两个月一直都待在晋阳村,而家主韩鹏和其他二三代子弟,则都是刚刚从夏城回来的。

    他们身上的衣服,显然都是在夏城买的。

    “爹,你说咱们要发达了,是什么意思?”

    在场的六个中年人,均为韩氏的二代子弟,四个是韩鹏的儿子,另两个是韩鹏的侄子,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韩起、韩赴、韩超、韩越、韩赶、韩赳。

    听到韩鹏说韩氏要发达了,留守晋阳两个月的韩起和韩赴两人,显然立刻就会意了,神色微微一振;

    倒是跟韩鹏一块,刚刚从夏城回来的韩超等一众韩氏子弟,都有点迷糊,老三韩超甚至忍不住开口询问。

    韩氏三代年轻子弟,一个身着黑色夏服,面容丰神俊朗的年轻人立刻站了出来,年轻人眉宇间透着一股强烈的自信,对着韩超笑道:“爹,晋阳设城由盟军掌管,今后就算是九镇的公共疆域,阴鹤谷内所有营地的人,往后肯定会陆陆续续的迁过来。

    咱们晋阳村六七万人,算是这座城池的首批居民,而且韩氏一族早就是大夏的人,盟军治理此处,必会倚重我韩氏,说不定今后晋阳城的治理,我韩氏都能分一杯羹,爷爷说的发达,应该是这个意思,对吧?”

    黑衣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目前韩氏最优秀的三代子弟,东岭守正使卢阳的二弟子,韩立。

    “老三,你一把年纪,还不如立儿看的透……”

    听到孙子的话,韩鹏脸上满是赞赏,先忍不住训了一句老三韩超,然后才点头继续道:“八月初六,在夏城临出发前,刘都统单独召见了我,他亲口保证,晋阳设城,不会动咱们村子里的任何东西,无论城中未来如何变化,咱们韩氏,包括全村其他人现有的地皮房屋以及其他私产,永远都是咱们自己的!”

    “刘都统?爹说的,莫非是大夏云蛟军都统,现在盟军六大都统之一的刘元,刘都统?”

    留守晋阳两个月的老大韩起,听到刘都统的称呼,赶忙开口向父亲求证,见父亲点头,他神色微微一震。

    同样留守晋阳的老二韩赴,得知真是刘元,忍不住激动道:“晋阳此次建城的总指挥,就是刘都统,既然是他向爹保证的,那肯定就是真的了……”

    他顿了顿,转头朝身后的村落看了看,继续道:“晋阳扩城后,总面积是150平方公里,咱们村落占地大概是1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全城十分之一面积,今后就是咱们全村六万多人的了!”

    简单的发达了这三个字,给人的冲击力,显然没有具体数据来的大,韩赴这个15平方公里,全城十分之一面积的描述一说出来,韩氏一族所有人瞬间就反应过来了,面色激动不已。

    “全阴鹤谷起码有四十多万人,这基本就等同于晋阳城最后的总人口数量,如此一座巨城,咱们韩氏占了十分之一的土地,不论干些什么营生,都能轻松发家致富了,太好了,太好了,哈哈……”

    韩鹏说到后面,情绪激动不已。

    他今年已经83岁了,只有18鬃实力,冲击显阳级肯定无望,运气好点,最多也就十来年可活了。

    对他这种半个身子入土的人来说,能给后代留下一笔如此巨大的财富,绝对是做梦都能笑醒的事。

    当然,家族能否于冰渊久续长存,财富只是手段,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是否后继有人。

    想到这,他扭头看着孙子韩立,神色更是振奋不已。

    孙子韩立,今年还未满25,实力已高达17鬃,高出平均实力只有10鬃出头的二代子弟一大截,甚至都快追上他这个爷爷了,而且还在今年的九镇会武中,取得了青年组第79名的好成绩,比去年上升了20个名次。

    如此贤孙,早已超出后继有人的范畴,甚至青出于蓝都不足以形容,韩立将来的上限,比他以及韩氏二代子弟,要高太多了。

    也正因如此,韩鹏已经预见到,等孙子韩立未来顺利成长起来,接过家主大位,韩氏一族,必然能声震南麓地界,跻身大夏名门之列。

    “爷爷,咱们还有事,不能耽搁太久了。”

    韩鹏的遐想,被孙子韩立一句话给打断了,他瞬间也反应过来了,点头对着众人道:“行了,既然都回来了,那就去村里帮忙,我还要带立儿去军营那边拜访一下刘都统,起儿带路,其他人都散了吧!”

    他们都是刚从夏城回来的,一回来韩起就通知说刘元要召见他们了,在北城墙这边确实耽搁了不少时间。

    晋阳此次扩城规模太大,几乎都将村子四周的地形全都给改了,爷孙俩甚至连路都认不全了,更不知道军营设在了什么地方,只能让韩起带着他们去找了。

    留守晋阳的韩起,自是轻车熟路,带着两人往村子北面一路走,边走还边向父亲介绍:

    “盟军是六月末才陆续到齐的,一共来了15000人,多亏了他们七月份帮了一个月的忙,城建效率才大幅提升了起来,不过十天前他们就被调走了,现在都驻扎在蚀骨道旁边的临时军营里……”

    其实无需韩起介绍,韩鹏和韩立爷孙俩,早就在夏城里知悉了很多关于盟军的情况,不过韩起毕竟跟盟军实际接触过,两人本着听听无妨的心态,也没打断。

    陲山会盟后,九镇共同出人,组建了一支总规模为三万人的联盟大军,简称九镇盟军。

    盟军分为一到六营,每营5000人,各营均设一名都统与两名副都统,负责日常带兵与警戒,主要警戒的对象,自然就是两大藩镇以及其他所有外域来人。

    一到三营驻扎在金山镇阴鹤谷,也就是他们这里;

    四到六营则驻扎在北朔镇东川辖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