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2章 铁桶一般的汉城-《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第(2/3)页

    东大武警和公安又不是俄罗斯军警……

    因此,35毫米口径单兵手持式榴弹发射器的诞生,直接就让东大陆军的单兵手里拥有了一门躲在房子里也会众生平等的大杀器……

    北韩陆军没有采购这种单兵大炮,他们认为这种武器不实用,而且价格比60毫米口径迫击炮还要贵许多,倒不如多买点60毫米口径迫击炮了。

    只能说他们对步兵部队的作战战术的理解远远不及东大陆军。

    用火力开道,最大杀伤敌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伤亡,这是东大军队作战战术建设和武器装备研发的总体思路。

    拿下站台楼后,崔上校打算停下来,加强防御休整部队,唐军强烈建议继续往城西火车站的其他位置进行攻击,尽快完成对环形防御工事的合围。

    崔上校脸色不太好看地说,“唐军同志,我旅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了,部队伤亡很大,弹药也将近耗尽了,必须要停下来休整。”

    唐军沉声说,“我们的情况很糟糕,敌军的情况更糟糕。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目前优势在我,如果不继续进攻直到占领能够占领的区域,敌军会有宝贵的喘息时间,他们有时间重新调整部署。”

    “届时再继续攻击,部队要重复今天的攻坚作战,伤亡会更大,时间也会更长。”

    “崔上校,你别忘了,司令部的命令是速战速决,越快占领城西火车站,拿下敌军第一道防线就更容易,并且更早地对敌军的第二道防线形成威胁。”

    顿了顿,唐军说,“我作为军事顾问,已经明确表明了态度,作战日志里要写清楚。”

    最后一句话很有威力。

    如果后续作战不利,倒查起来责任就是他的。

    当然,崔上校不在乎自己是否可能担责,他第一个考虑的是战果。

    此时,他犹豫着说,“部队伤亡很大,很多连队只有二三十号人,再打下去,部队可能就要打光了。”

    唐军心里发笑,你们从来都没有把士兵的命当回事,明明有伤亡更少的打法,你们偏偏为了节省那点弹药而选择用人命去消耗,现在反倒把士兵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了?

    这是扯淡。

    归根结底,崔上校对唐军是没有彻底的信任,尽管刚刚采取了唐军的建议,拿下了站台楼。

    唐军没有再继续说了,他拿出自己的作战日志,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另一边负责记录作战日志的参谋,也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

    作战日志是不能作假的,一个字都不能错。

    崔上校在犹豫,前线部队得不到新的命令,原地停了下来,也不知道是就地防御还是继续进攻。

    唐军提醒道,“崔上校,不能再拖了,否则联军反应过来,时机也就错失了。”

    他的话音刚落,电话机响起。

    参谋接起,连忙递给崔上校,“总司令部电话。”

    崔上校接过话筒,“金司令,我是崔成浩!”

    “部队为什么停止进攻?崔成浩,我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攻击,彻底拿下城西火车站!”金永昌严肃地说道。

    “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城西火车站!”崔上校心中一凛,道。

    他看了唐军一眼,立即给部队下达命令。

    唐军不在乎崔上校对自己是什么看法,他在乎的是自己的任务。他既然是北韩陆军第1旅战斗队的军事顾问,就要履行好军事顾问的职责。

    他再次提出建议,“后勤补给分队立即向前沿攻击部队运送弹药,把直瞄火炮送到站台楼,越多越好,用火力开路,用火力摧毁那些看得见的建筑物。”

    崔上校这一次没有不当回事,当即点头说,“好,按照唐顾问的建议拟定命令,立即下发!”

    崔上校比唐军高了整整一个级别,军龄也更长,但是就全局眼光和格局来说,他是远远比不上唐军的。

    唐军很清楚本次战役的意图以及实现这个意图的关键在哪里,而崔上校却看不到那么远那么全面,他眼里只有眼前的目标。

    因此,唐军知道城西火车站对于整个战局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联军扼守这里,就等于是守住了半个汉城,随时能够对攻到第二道防线的北韩部队实施火力打击。

    而北韩部队拿下城西火车站后,就等于是砸掉了联军汉城第一道防线的承重墙,如果把第一道防线比如一堵围墙的话。

    没了承重墙,那些砖块垒砌起来的墙壁,不堪一击。

    因此,城西火车站的得失,关系到了整个汉城战役的成败。

    这种全局观,东大军队里随便一名基层军官都是具备的。

    此时,远在西太平洋海域10号舰上的李干,他也一直在关注半岛上的战局发展情况。

    云龙他们会及时地将战局的发展通过保密通讯链路发送到10号舰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