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贞观时期! 李世民在震怒之余,情绪愈发激昂,恨不得穿透天幕,亲自提刀冲杀一阵! “没错!光是龟缩守城有什么用?关键在于主动迎敌,把他们击败!” “让对方明白,谁才是真正的霸者!” 李渊冷声道: “布衣又如何?朕虽非平民之身,却也自信不逊于任何开国的帝王!” …… 天幕继续播放。 于谦挺直身形,目光锋利如寒芒,环视众人。 “全军将士立刻整备,立即出城列阵迎敌!” “若有临战畏缩、不愿出城者,一律处以重刑,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众军士下意识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背脊涌出冷汗,仿佛寒气透入骨髓。 他们深知于谦从不虚言,他一旦开口,便必定贯彻。 此战,不破敌军,则大明不存! 胜则稳守北平,败则江山尽毁。 …… 天幕画面中。 那幕肃静的画面——谦侯与众将立于城墙的背影——缓缓消散,继而呈现一卷宏阔壮丽的图景。 图卷上精确标注着北都城各城门的方位,以及所有将士的行军路线,细致入微。 谦侯的嗓音平稳、威严,宛如沉稳旁白在耳侧回响,其声如一只无形巨掌托住所有人的脊梁,让人心底生出无穷力量。 “九道城门乃京畿门户,已遣各路将领严加看守,如有失守之事,即刻问斩!” “安定门——陶瑾!” “末将到!” 年轻将领应声上前,转身高喝: “全军列阵,死守安定门!” “遵命!” 震天的回应坚定而洪亮! “东直门,刘安!”——“末将到!” “朝阳门,朱瑛!”——“末将到!” 画面随着于谦的分派,逐一掠过每一名将领的身侧,静静捕捉这一幕幕铁血的瞬间。 分配到第九位,也即是最后一位时,于谦略作停顿,而后语气愈发铿锵: “德胜门——于谦!” 众臣大惊,纷纷望向他。 所有人心知,这次守城并非儿戏,一旦大战爆发,便是生死之局。 即便他人亦能胜任,于谦完全可以留在城中运筹帷幄—— 他却毅然选择最凶险的前锋,与军士同生共死,迎向如猛兽般的瓦剌铁骑。 此等胆识,此等忠烈! 文武百官无不对他心悦诚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