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为孤儿提供一个场所,这个场所可不是孤儿院,而是“养蛊”之地。 就是等孩子五岁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给他们供应一日三餐。 而是三天饿两顿。 孩子们要想吃饱,就得去偷,去抢,甚至去残杀朝夕相处的同伴。 这样存活下来的孩子,就会漠视生命,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怜悯,是绝对的毒贩好苗子。 等能在这种环境下存活的孩子,长到十岁左右时,白家就会把他收到公司内。 给予亲人般的关怀—— 这样可让孩子对这些“好人”,产生最直接的归属感。 甘心被他们驱使,去做任何事,甚至愿意为这些“好人”去死! 这是在养蛊,更是在培养自己的死士。 其实。 不但白家这样做,忙查家大大小小的制毒集团,都会这样培养死士。 就连康明月灭掉彩蝎后,也这样做。 康明月和白家,只有一个区别。 那就是—— 白家会用这种方式,来对待所有能收到“孤儿院”的孩子。 康明月只会对“非我族类”用这种方式,却把纯正的炎黄后裔,当作干儿子来抚养。 为他们提供正常的一日三餐,让他们上学。 每天上课之前,要先大喊三遍“我是炎黄后裔”此类的话。 来增加孩子对身为炎黄后裔的骄傲,自豪感。 像她那样成为一个最纯粹的炎黄主义者。 “茅台被康明月收养后,肯定会让他姓康,并给他起了个大名。现在,他要跟我回国了。自然不能用康明月给的名字。” 听听对李山岭两口子说:“你们给他起个大名。等回去后,我就给他落户口。” “好。” 李山岭点了点头,蹲下。 双手扶着孩子的肩膀,轻声说:“远思。从现在开始,你的大名就叫李远思。” 远思是啥意思? 茅台也许不懂,听听却秒懂。 孩子看着叔叔,重重的点了点头:“好,我叫李远思。” “还有一件事,或者是让你们选择。” 听听又对李山峰两口子说:“远思回国后,可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像你们说过的那样,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和你们的儿子一起长大。我们会安排。一种就是让远思,还有你们的儿子,小哥俩都认崔向东为干爹,跟我们去青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