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生产资料’这个词显然超出了裴旻的理解范围,好在,李冉换了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 釜底抽薪! “长安城在籍的佃农是七万人,再加上各大地主、大商贾瞒报的人数,大概有十二万,搞走一半以上,就能瘫痪他们的日常运作。” 数据来自府衙的户籍册子,拿到户政主事官位置后,李冉可以直接查看每一个大地主和商贾的底牌。 卡着对方心里底线上要地,不费吹灰之力,三万亩良田到手……名义上是租借出来开发土豆和杂交水稻,但李冉并不打算还回去。 同时每亩地配备一名佃农照料,三万佃农的名册同时到账。 修官道工程也提上日程,按协议需征召两万民夫,大商贾们终于有了一丝感觉,手下人好像不够使唤了。 当然,这些佃农属于投资范畴,收益肉眼可见,忍着呗。 而修筑陵寝需要大量匠人,李冉开出的工钱非常诱人,商贾们哪会放弃这种赚钱机会,硬是又挤出了两万佃农冒充匠人应聘,李冉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全盘笑纳。 三管齐下,这些大地主、大商贾们手下的佃农瞬间被掏空了大半,剩下的还都是些老弱病残。 套路非常成功,是时候收网了。 程记商号在长安城坊市街上盘下了两间店面,卖起了瓷器。 大商贾们早就收到了风声,却不以为然……长安城大大小小的烧窑几十座,生产出来的陶瓷器远销大唐各个州府,在这里,瓷器就是白菜价。 然而看到这两间店面门口大排长龙时,商贾们不对劲了。 什么情况?莫非程记商铺卖的瓷器要香一些? 悄悄打探情报后,居然是真的! 那瓷器,细腻光泽,又比市面上的普通瓷器结实一倍,物美价廉。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些瓷器上的纹路,简直巧夺天工,比时下最负盛名的三彩色还更胜一筹。 产品本身有竞争力就罢了,这程记商号还搞什么开业大酬宾,每买一个瓷器,附送一两白糖,这还让别的店铺怎么玩? 商贾们顿时不干了,纷纷找李冉要说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