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要造反,得拉上小伙伴一起上! 武三思又不是没有通敌的前科,当日在凉州城时,便引了吐蕃人入境,差点让李冉阴沟里翻船。 如今双方撕破脸,这厮退守老巢,为了自保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出卖大唐的情报板上钉钉。 吐蕃、突厥、回鹘,四周边境的胡人哪个不是虎视眈眈……武则天久不理朝政,坑挖的太大,这口锅,李显只能背了。 “中央之兵不易大动。” 李重润反应极快,立刻推翻了既定策略,建言道,“儿臣只需领本部人马,八千人足以荡平叛党。” 豪气,霸道! 百官各个目瞪口呆,第一反应是这孩子疯了。 为了荣誉和名声,拿命去拼一把梭哈……哪怕他李靖附身,以八千对数万,又不占地利优势,怎么看都像是去送人头的。 “重润讨贼的心意,为父可以理解,但此事,仍需从长计议。” 显然,李显没有让独苗儿子冒险的意思,看向张柬之等大臣颔首道,“诸位卿家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集思广益的做法很符合他的性格,可惜,效果不佳。 仓促间,没有什么亮眼的建议,渐渐的,所有人的目光又再次集中在了李冉身上。 压力好大,容易秃顶。 李冉摸了摸头发,头一次觉得锋芒毕露不是什么好事,将众人的目光怼回去,闷声道,“文死谏,武死战,你们给力点行不?” 当然,牢骚归牢骚,老丈人好不容易登上了江山,屁股还没坐稳就下去,那多惨。 “重润哥说的有道理,中央禁军不动,保卫京城腹地安全,对四方不臣之徒也有震慑作用。” 这条建议群臣基本都提及过,他拍板,自然全票通过。 难点在于,如何不动用武力解决潜在麻烦……首先是武三思这颗大钉子。 “河东是大唐重地,有人有钱有粮,不宜久拖,当速战速决,而且得防着武三思狗急跳墙,拿河东百姓当筹码与咱们博弈。” “没错,武三思做事不择手段,若呈现颓败之势,定会夹裹百姓抗拒咱们,生灵涂炭,绝非上策。” 张柬之这老货办事不行,空谈倒是不错,立刻出声响应。 李显微微点头,他要的是繁荣富裕的河东道,不是一片衰败的领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