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冉白了他一眼,暗骂智障。 “不用,我们以官府的名义……” “喂,以官府的名义让他们交出粮食,那咱们跟武三思有什么区别?” 李冉打断话头,晒然道,“这些粮食,本来就是地主老财们的私有物品,除非他们自愿交出来,否则咱们去拿,就是强盗行为。” 桓彦范顿时风中凌乱,合着这大唐仙师在长安和洛阳收拾得地主老财们服服帖帖的光辉事迹是注水猪肉不成? 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讲道理了! “那,那这些乡绅地主们绝不会将粮食交出来!眼下河东道缺粮,有粮就心中不慌。” 桓彦范失望的摇摇头,并不看好这纸公文能带来什么改变。 “桓大人,请把眼界放开些……要不,咱们打个赌如何?” 李冉晒然笑笑,又将赌字挂在了嘴边。 “哦?尚书令大人想赌什么?” 显然,这货没有吸取张柬之的教育,对李冉赌神的体质毫无警觉性。 “若这一纸公文下去,平息了河东道的物价上涨,那桓大人你把家里的藏书都捐给国库吧。” 李冉给出价码,这货的家族几代人都是诗书礼仪大儒,名门望族,据说家里的藏书比崇文馆还多。 “这……尚书令大人,赌注太大,我不敢做主。” 桓彦范瞬间吓尿,若是输了,家族百年的辛苦瞬间毁于一旦。 “那退让一步,这些藏书,我只要备份,原本你留着。” 李冉扬眉道,“我给皇上的五年发展计划中,有一条便是在各地选址建设书院,提高民众的识字率,所以需要大量藏书作为课件支撑,当然,眼下提这事尚早,不过早做准备不为过,如何?” 桓彦范怔了半响,脑海里一片混乱。 这话题未免转的太快……提高民众的识字率? 本能的抗拒,在他的认知里,读书识字向来是贵族和士人的专利,那些泥腿子能把他们自己的名字叫出来就不错了,有识字那闲工夫,不如在庄稼地里多动几下锄头。 “……既然尚书令大人有如此规划,那下官自然遵从。” 当然,那什么五年发展规划一看便是通过李显审核的,以后妥妥是国策,没必要跳出来反对,他又不头铁。 “好,那就说定了,我若输了,送你们桓家与藏书同等重量的粮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