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如何处理好河东道这块烫手的山芋,很考他的手艺。 收拢黑户佃农的工作接近尾声。 他占着理,顶多不再乘胜追击,要他让步,那是不可能的。 一道新的政令发布出来。 “凡户籍为工籍者,皆须按照官府要求,每日出工,考核不合格者,依律处罚……” 光拿钱不干货,没那种好事。 他收刮了晋阳七成以上及河东道四成左右的佃农人数,两万多人的庞大劳动力,不干点漂亮的花活,哪能给老丈人长脸不是? 第一步,恢复生产。 所有因为战火被荒废的田产,必须重新耕作,并且还下达了将垦荒开垦成良田的指标。 有土豆和杂交水稻打底,只需要精耕细作大半年,就能恢复以前粮食产量的七成左右,不会再担心民众饿肚子。 然而关键是这半年,很难熬。 地主老财们正恶毒的等着看笑话。 河东道官衙的粮食,见底了……这消息迅速在地主老财们之间传开,来源不可考证,但却是真的。 又发粮食和粮票,又发安家费的,府库再厚实的家底,也得败光,更何况,才经历了叛乱,本地府衙也没几个多余的银子。 桓彦范急得都上火了,不止一次找到李冉表示兜里的口袋比脸还干净。 “别慌,慌也没用。” 李冉倒是不紧不慢,甚至还有心情喝上好的龙井茶。 “……尚书令大人,纵然属官的饷银可以暂时拖着,那你让民工耕作,总得管他们的伙食!” 桓彦范气不打一处来,有种掀桌子的冲动,咬牙道,“况且,这些人做体力活,伙食必定比平日消耗得更多,咱们官府,根本供应不了这么多人的伙食!” “桓大人,你不是看过我写的劳动律例试行版了?总不会忘了其中一条规定,入工籍者,拿到了工资后,凭工资在市场上买东西,官府不再管伙食,我记得,安家费里,好像包含了半个月的工资不是?” 李冉提醒他别健忘,桓彦范郁闷的翻了个白眼,“尚书令大人,眼下市场上,哪里还有粮食可买!” “……当然有!” 李冉却微微扬眉,眼中猛然闪过了一丝利芒。 “我知道地主老财们把手里的粮食捂得死死的,但别忘了,我们规定了粮价只能在一个区域内销售,他们现在不卖,以后想卖也卖不掉了……通知官营粮铺贴出告示,明日市场正常买卖粮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