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柬之作为百官之首第一个发言,中规中矩的建议,基于双方实力对比,没什么不妥。 事实上,情况有些糟糕。 武三思做了十几年的梁王,在自己的老巢苦心经营,权力根深蒂固,不但雄踞小半个河东道,麾下起码还有数万可战之人,真要消灭他,得费不少功夫。 “臣等附议。” 敬晖等纷纷赞同,唯一争论的焦点,是派谁作为统兵大将。 李重润径直站了出来,愤然道,“爹,我愿意领兵出征。” 有了攻打洛阳城的战绩在先,由他领兵,众人倒也没什么异议,只是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冉。 显然,在大伙儿心中,要打必胜之仗,最合适的人选,是这位大唐仙师! “……我头疼,好像病了,还是在家养着吧,重润哥出征,我双手双脚赞成。” 李冉立刻捂着脑袋,一副不能胜任的样子,众人瞬间暗骂他无耻……哪有一秒钟前还神采奕奕,一秒钟后就萎得跟孙子似的,当别人傻子么。 当然,李冉甩锅,众人还真拿他没办法。 很快领军人选并定下,李重润为主将,薛思礼为副将,整备兵马后,择日开拔。 朝议已定,李显正要宣布散朝时,一太监探头探脑的从后宫方向跑来,慌张道,“太子,太子爷,皇上说,说把这封文书给你。” 百官皆怔住,武则天这突然的动作是几个意思? 该不会要闹出什么风波吧……李显脸上阴晴不定,接过文书后看了几眼,突然浑身一怔。 这表情,这反应,想啥来啥。 百官正惴惴不安时,李显突然狠狠跺了跺脚。 “多亏了母亲提醒,我等差点误了大事。” 这神转折令众人齐齐怔住,直到李显展示了文书的内容时,才幡然醒悟。 姜还是老的辣,认真起来的武则天不容小觑,哪怕卧病在床,她也可以指点江山! 文书的内容只一句话。 “叛逆要顽抗,必有外力相助,提四方之兵缴贼,则家贼可灭,外贼却难防。” 看看,这才叫预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