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晋阳城的府衙里灯火通明。 讲究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桓彦范生平头一次破例熬夜。 不止是他,整个晋阳的大小属官一个都没有回家……大唐的公务员们,享受一下加班的快乐吧。 核心工作就是抄文稿。 虽然一份只有七百多字,但架不住数量多啊……整个河东道大小郡县数十个,都得发一份。 而且李冉下了死命令,明天天亮之前必须将公文发出去。 事实上,这种重复无聊的工作可以交由打印机处理,只要提供纸张即可。 然而李冉坚持要属官们动笔头。 不是他故意折磨人,而是要这些属官们深刻的记住这份撰写的过程……抄了这么多遍,上面的内容也该倒背如流了吧。 当最后一匹驿站快马离开时,已经是第二天佛晓时分。 李冉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屋睡觉。 属官抄公文,他全程监督,不累才怪。 “尚书令大人请留步,下官有一事不明。” 桓彦范疲惫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带着一丝犹豫和疑惑。 这哥们工作能力没话说,以晋阳主政一把手的身份,是不必亲自抄公文的,他身体力行,反而抄得最多。 “讲,长话短说。” 李冉打了个哈切,对他要问什么,大体心中有数。 毕竟公文的内容对于这些大唐土著来说,约等于天雷滚滚。 “……尚书令大人,什么是‘市场经济’和‘行政干预手段’?” 显然,公文中出现最多的新名词,令人印象深刻。 “简单来说,就是允许商品自由流通的同时又官府控制价格,你可以理解成盐铁专营政策的加强版。” “可,可是,不应该是赶紧让地主们把藏匿的粮食交出来,稳定物价么。” 桓彦范认为他的做法是隔靴搔痒,玩什么虚招子,别说普通百姓,就算是地主老财们,大字不认识几个的也大有人在,那些新名词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指望一纸公文就平息河东道的物价上涨,怎么看都是骚操作。 “什么,你的意思是,让咱们去求地主们交出粮食?喂喂,咱们好歹都是当官的,要脸的好吧。” 第(1/3)页